开云手机版app下载官网介绍

你的位置:开云手机版app下载官网 > 开云手机版app下载官网介绍 > 为啥手术麻醉后,医生要不断呼醒患者?全身麻醉就是人死过一次?

为啥手术麻醉后,医生要不断呼醒患者?全身麻醉就是人死过一次?

发布日期:2024-11-18 22:57    点击次数:150

李叔(化名)刚经历了一场手术,手术完成后,他迷迷糊糊间感觉有些异样;耳边隐约传来医生和护士的声音,不断呼喊着他的名字。他努力睁开眼,却感到头脑昏沉,四肢乏力。

李叔感到困惑:“手术不是已经结束了吗?为什么还要一直叫我的名字?”他隐约觉得,这一奇怪的举动背后有着特殊的作用。

那么,手术后到底是为了什么呼喊患者名字?全身麻醉真的像传言那样,是“人死过一次”吗?

术后喊病人名字有“奇效”?研究揭秘麻醉苏醒的“妙招”

有读者可能会感到困惑,想叫醒患者只要有声音不就行了吗?为什么一定要喊他的名字呢?2017年发表在权威期刊《Anaesthesia》上的一项研究,可能能解答这个疑惑。

韩国首尔大学医院的研究团队通过一项随机双盲试验,探讨了术后叫患者名字对清醒速度的影响。

研究中,101名接受乳腺癌手术的女性患者分为两组。麻醉结束后,一组通过耳机反复播放患者名字加指令“睁开眼睛”;另一组播放没有患者名字的相似指令,如“患者,睁开眼睛”。

所有指令由录音设备以平稳语气播放,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研究人员随后记录患者睁眼时间及术后恢复相关数据。

结果显示,听到自己名字的患者麻醉结束后到睁开眼睛所需的平均时间比普通指令组快了67秒。

同时,她们从麻醉中完全清醒、撤除气道装置的时间也明显缩短。研究团队还发现,这些患者在术后观察室的停留时间更短,这表明呼喊名字可能能够加速清晰。

喊名字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动作,其实在麻醉恢复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人员认为,呼喊患者自己熟悉的名字可能能在患者意识模糊时更快引导清醒。

而且,这种效果不仅限于成人患者。

在一项2018年发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上的研究中,类似的唤醒策略也适用于儿童。术后躁动是一种常见的儿童麻醉后的行为问题,可能导致孩子不安、自残甚至影响伤口愈合。该研究团队通过实验发现,播放母亲的声音可以有效减少儿童术后苏醒躁动的发生率。

研究招募了66名2到8岁的儿童,这些孩子接受了眼科或耳鼻喉科手术。研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术后播放母亲预先录制的声音,另一组播放陌生女性的声音。

录音内容基本为孩子的名字加上“醒醒吧,妈妈带你回家。”声音通过降噪耳机播放,音量设置为正常对话水平。

在术后恢复室中,研究团队通过一系列评分评估孩子的躁动程度,同时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等恢复指标。

结果显示,听到母亲声音的孩子,术后躁动的评分显著降低,其躁动发生率仅为24.2%,而对照组的发生率高达60.6%。此外,母亲声音组的苏醒速度也更快,脑电双频指数(BIS)达到60所需的时间比对照组缩短了约24秒。

研究人员认为,母亲的声音作为一种熟悉的听觉刺激,不仅能安抚孩子,还能通过激活大脑相关区域,加快清醒速度和减少术后不适。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例如样本量较小。另外,通过呼喊名字或者熟悉的声音加快苏醒,这背后的机制还需要更多研究。

所以,并不能说上述结论对于每个人都一定适用。

然而,这种唤醒方法,相比于药物干预等方法更加简单、安全且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因此,对于医疗团队和病人家属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值得一试的好方法。

全身麻醉是什么感觉?

麻醉的概念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人类在早期医疗中便开始探索减轻痛苦的各种方式。

古埃及、古希腊以及中世纪的欧洲医生曾使用草药、酒精等手段来帮助患者减少痛苦。直到1846年,美国牙科医生威廉·莫顿成功地在拔牙手术中使用乙醚,患者醒来后表示没有感到疼痛。这一标志性事件宣告现代麻醉的诞生。

此后,麻醉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逐渐发展起来。

过去人们认为不可能实现的手术也因为麻醉科学的发展成为现实,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当然,如今乙醚已经被更多安全有效的药物所取代。

麻醉主要通过药物控制疼痛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意识。常见的麻醉类型包括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等。

不同类型的麻醉有不同的用途,例如全身麻醉适合较大的手术,因为它会使患者失去意识;而局部麻醉能让患者保持相对清醒,适合用于仅需局部麻木的小型手术。

麻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全身麻醉。麻醉过程中使用的药物种类繁多,通常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理论上,全身麻醉有点接近深度昏迷的状态。

在此状态下,大脑的活动受到抑制,患者失去意识,对外界的痛觉、声音或光线等刺激没有反应。因此,在全身麻醉下的患者没有任何意识或记忆,不知手术过程,更不会感到疼痛。

但话虽说如此,但实际上有时候麻醉效果并不会如此理想。

早在 2004 年美国的一项大型多中心研究中就曾提及到了,患者麻醉状态下仍有意识的发生率约为0.13%。这数字看着好像很小,但假设每年有2千万台外科手术,那么就有可能有26000例手术中患者还有一定的感知。

在美国,针对麻醉师的法律索赔中,有2%案件就是涉及没有彻底麻醉。

如何判断或定义彻底麻醉?是否还有更好麻醉效果的药物?这一系列问题还需要科学家们更多的努力。

有人说麻醉就像睡着了一样。尽管全身麻醉后外观看着确实很像睡着,但两者在机制和效果上存在显著差异。

首先两者的大脑活动情况就并不完全一样。睡眠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大脑在睡眠中仍会进行周期性的活动,主要分为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

睡眠中大脑的活动模式和清醒时不同,但并不会完全停止。

人在睡眠时会经历梦境,这就是大脑活动的一种表现。而在全身麻醉下,大脑的活动被药物完全抑制,患者的脑电活动相对平坦,类似于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梦睡眠。

其次,睡眠者对外部刺激有一定反应,比如响亮的声音或轻微触碰可能会使人醒来。但在全身麻醉状态下,患者对外部的物理和声光刺激没有反应,甚至在强烈的痛觉刺激下也不会苏醒。

这时候读者可能会想:那全身麻醉不就等于死了吗?

确实,全身麻醉有时被比作“可逆的死亡”,因为患者在麻醉中丧失了所有意识和感知,就像处于“暂停”状态。然而,全身麻醉和死亡仍然有根本区别。

死亡是所有身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而全身麻醉只是暂时抑制了意识和感知。

麻醉状态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跳和呼吸,并不会完全停止。在全身麻醉中,医疗团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确保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生命安全。

另外,全身麻醉是一种可逆过程,药物一旦代谢完毕,患者就能恢复意识和身体机能。

而死亡是几乎不可逆的。

全身麻醉给人一种完全无意识、无感知的状态,与睡眠相比更深沉,但并不等于死亡。对于患者而言,全身麻醉是无痛的,并且理论上不会有任何记忆或意识。

在麻醉医生的专业监护下,患者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安全地进入和退出这种深度的“假性休眠”状态。因此患者不必因全身麻醉“像死亡”而感到恐惧。

医生如何确保患者安全苏醒

尽管全身麻醉能有效保障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无痛感,但麻醉药物对人体的影响较为广泛,可能会在术后带来一系列生理变化。

因此,在麻醉过程中,医生团队采取了严格的监控措施,以尽量减少麻醉对患者身体的损伤。

别以为麻醉医生打完麻醉药就可以离开了。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需要持续监测病人的状态。他们首要职责是要确保病人始终处于受控的麻醉状态,使手术可以顺利进行。

另外,麻醉医生还要通过设备实时监测心率、血压、呼吸和氧气水平,确保身体各项指标在手术过程中始终处于安全范围。

在手术结束后,随着药效的逐渐消退,患者会逐渐恢复意识。苏醒的时间因人而异,但通常患者可能需要在医院观察几小时到几天。

术后24至48小时内,麻醉可能对记忆、注意力和反应能力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医生一般建议病人最好安排另外一位成年人陪同,并且在此之间病人应该避免驾驶车辆和饮酒。

尽管全身麻醉通常是安全的,但全身麻醉后,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尤其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麻醉后恢复较为缓慢的情况较为常见。

在2023年一篇发表在《Anesthesiology》综述就指出,中老年患者在术后容易出现其他并发症。

例如,术后谵妄和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表明,大约30%至50%接受髋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会出现术后谵妄。

除谵妄外,其他并发症如术后静脉血栓形成、肺炎等也可能与麻醉有关。

此外,全身麻醉也可能会引发一些常见的短期副作用,例如恶心、呕吐和头晕等。

另外,在手术中可能需要插管辅助呼吸,这可能导致术后喉咙痛。少数患者也可能会因插管导致嘴唇、舌头的小划伤或牙齿损伤。

虽说全身麻醉或多或少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现代医学的技术已经将这些风险降到最低。当然,除了医生的监护外,家属的支持和照料对病人术后恢复也尤为重要。

家属在术后应该留意患者的一些细微反应,例如呼吸是否顺畅、皮肤颜色是否正常等。

麻醉过程中会导致短暂的血液循环减缓,术后家属可以观察患者皮肤的颜色变化,若出现苍白或发紫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寻找医护人员帮助。

呼吸也是一个很重要指标,病人家属也应该留意患者是否有异常呼吸状态。如果患者呼吸急促或过于缓慢,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对于中老年人,家属更应该格外重视术前与医生的沟通,以确保医生能够对各种风险提前做好准备,制定出适合患者的麻醉方案。

全身麻醉为现代手术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让复杂的外科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然而,麻醉后的苏醒过程同样至关重要,是手术成功的最后一步。

在整个唤醒过程中,医护团队通过严密的监控,确保患者能够安全地从麻醉状态中恢复过来。在此期间,患者家属也需保持耐心,遵循医生的建议,帮助病人身体逐步恢复。

除了家属和医生帮助,病人自身的努力也不能缺少。术后患者应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持饮食清淡,避免剧烈运动,以帮助身体更快适应术后状态。

参考文献:

Jung YS, Paik H, Min SH, et al. Calling the patient's own name facilitates recovery from general anaesthesia: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trial. Anaesthesia. 2017;72(2):197-203.

Byun S, Song S, Kim JH, Ryu T, Jeong MY, Kim E. Mother's recorded voice on emergence can decrease postoperative emergence delirium from general anaesthesia in paediatric patients: a prospectiv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Br J Anaesth. 2018;121(2):483-489.

Neuman MD, Sieber F, Dillane D.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Research on Spinal versus General Anesthesia for Surgery in Older Adults. Anesthesiology. 2023 Aug 1;139(2):211-223.

Harris M, Chung F. Complications of general anesthesia. Clin Plast Surg. 2013;40(4):503-513.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